更多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养殖

艺术评论|吴小平:用音乐讲好故事

发布时间:2023-08-21 01:25:57 来源:扬子晚报网

8月18日上午,由江苏艺术基金资助,江苏艺术评论学会、《扬子晚报》共同主办的2023年度舞台艺术评论人才培训班,邀请了江苏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、文化部优秀专家,江苏省音乐家协会顾问,国家一级作曲吴小平先生,为培训班学员进行了题为《音乐创作与表现》的主题授课。

吴小平先生以自身丰富的音乐创作经验为例,生动形象的向学员讲授了如何在不同主题、不同背景下,准确把握音乐创作重点,以及进行舞台艺术音乐评论的方法和标准,并与培训班学员展开了热烈讨论。


(资料图)

用中国音乐讲述中国故事

谈到中国民族音乐,吴小平先生认为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自己的民族音乐,那么就失去了立足于世界音乐之林的有力武器,也就没有了长足发展意义与价值。2013年江苏省文化厅与盐城市杂技团联合打造的音乐杂技剧《猴·西游记》在美国林肯中心连演27场、创造了该中心单一剧目演出场次的最高纪录。这一现象的成功更加说明了“民族的就是世界的”这一艺术观点。由刘鹏春作词、吴小平作曲的《梅兰芳》,是吴小平先生坚持用中国的音乐语言来讲述中国故事的代表作,梅兰芳先生经典唱腔元素的加入、京剧成套唱腔的结构美无不展现着中国民族音乐的气派和博大精深,其不同凡响的优美旋律和极其鲜明的个性特色,让《梅兰芳》久唱不衰。吴小平先生强调,作为中国舞台艺术的评论者,应该承担起“中国艺术讲述中国故事”的责任和义务,要始终鼓励并发扬好中国民族音乐。

提高音乐修养是第一要义

刘勰在《文心雕龙》中强调“操千曲而后晓声,观千剑而后识器”。吴小平先生认为无论是作为一个音乐创作者还是艺术评论者,都应该有提高音乐修养的意识,并长期实践之。音乐修养的提高要从提高唱歌的能力、读谱记谱的能力、对民族音乐的认识能力及指挥的能力4个方面入手,既要广阔到是否能把握音乐准确表达整部作品情感,又要细致到可以将一秒钟分成十个部分来处理。这是一项坚持且艰苦的事情,无论创作者亦或评论者都要以此为目标。

音乐评论要做到“简、准、新”

吴小平先生强调“艺术就是情感”(罗丹语),好的音乐作品一定要准确表达作品的感情,而在舞台艺术作品中,音乐更要起到为故事的情感走向推波助澜的作用。那么一部好的音乐作品的标准是什么呢?吴小平先生总结为“简、准、新”。他通过列举自己参与创作的几部作品,生动形象的向学员们阐释了“简、准、新”的具体标准。由乔羽先生作词、吴小平先生作曲的《莲》,放弃了对莲的过多描摹,以寥寥数语,将莲“不争颜色、不染尘埃”的品格引入了大道至简的至高境界。京歌《春天》中所运用的“一板二眼”则是难得一见的艺术创新,但却恰到好处,圆舞曲般准确表达了新时代人们迎接新春的欢欣鼓舞。歌曲《借一支昆曲相爱》中将昆曲元素巧妙融合,乐和词雅,嗟叹抑扬,不仅是新昆曲的新翻杨柳枝,更是民谣与戏曲的浑然天成。

而就如何进行音乐评论,吴小平先生强调,评论者一定不要仅仅就创作者得的一首作品来进行,而要逐本溯源、广而寻之,要充分结合创作者的生平经历,以及创作作品时的时代背景、心路历程等,才能更加客观、全面的进行评论。

吴小平先生认为,音乐创作是舞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,舞台艺术评论要将音乐评论融入整体作品中,绝不可以割裂来看。课程结尾,吴小平先生就舞台艺术中的音乐创作、歌词创作等话题与培训班学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。

通讯员:殷雅茹

扬子晚报|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潘肖敏(实习)

校对 徐珩

上一篇:开源证券:证监会政策组合拳超预期 全面看好券商行情

下一篇:最后一页